所以她才会在尚未淹水之前就积极从别处调运粮食,囤积粮食。

就是为了在米价上涨的时候被那些不法商人拿捏。

“晴儿姐,我听四婶和我婆婆说,你和姐夫搭了好几处粥棚,给附近受灾的村民施粥。可如今米粮那么贵,你们……”

蒋桂玲的声音再一次传进杨若晴耳中,她和大宝也正担忧的望向这边。

“哎呀,不是桂玲问,我还想不到呢。”

刘氏突然咋呼起来,也扭头往杨若晴这紧张望来。

“晴儿啊,咱这三个粥棚点一日两顿的开着,粥也粘稠,馒头包子个儿都大。”

“就算搁在平时那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如今这米粮都被恶意哄抬上去,咱能不能招架住啊?”

大伙儿都很担心这个问题。

杨若晴却淡定的笑了笑,“幸好之前我囤了一些粮食,不然,恐怕还真招架不住。”

“啊?囤粮了?那就好那就好!”刘氏拍着手掌说。

而蒋桂玲则又说:“就算屯了粮,也不可能源源不断,肯定是吃一顿少一顿。”

“晴儿姐,那这粥棚的粥要一直施到啥时候啊?”

刘氏也跟着问:“是啊,总不能没完没了的供着大伙儿吧?咱就算就金山银山也供不起啊!”

杨若晴想了想,又说:“眼下还是能撑一阵子的,局势是变化的,后面的事儿先不说。”

蒋桂玲琢磨了下,也说:“对,等水位退了,道路通畅,外面的粮食能进来,那咱这边的粮食肯定会降价。”

杨若晴‘嗯’了声。

关于施粥的时限,杨若晴和骆风棠早就商量过了。

等到水位退去,到时候村民们陆续搬回村子里后,就要紧锣密鼓的开始播种第二季的庄稼。

在这期间保证村民们不饿死,保证他们能活着挨到第二季稻谷入仓,这任务就算圆满完成了。

眼下是以粥棚的形式来接济大伙儿,等水位退了,应该会换种模式。

但这些安排,在没有付诸行动之前杨若晴是不会跟别人透露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