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苏若一边讲,还一边将黄河的位置画了出去,按照大禹治水的思路给学生们讲起了如何治水。

这对苏若来说其实是纸上谈兵,华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治理水患的方式五花八门,都是经历过历史的验证。

而梁国本身位于多水的南方,雨水河流众多,一到雨季就相当于到了汛期,每年都会有村镇被洪水破坏。

不是没有人去管,而是根本有心无力管不过来,有的时候还没堵好坝口就被冲散了,而过去堵坝口的人也很容易被水卷走。

一开始秀才和学生们都不以为意,就连皇上也只是凑个热闹,还有不少学生在下面琢磨这只笔练字,根本没在听苏若在讲什么。

他们在下面嘀嘀咕咕,苏若也没管,就这么在讲台上讲,时不时敲着白板示意他们注意。

但渐渐地,教室里的其他人都被苏若说的给吸引了,就连皇帝也睁大眼睛认真的看着苏若在上面侃侃而谈。

苏若难得过一把老师的瘾,而下面的学生们奋笔疾书。

一开始他们为了追求快,是用的毛笔,但他们发现自己用毛笔写字的速度根本跟不上苏若时,就换成了苏若发给他们的中性笔和普通a4纸上。

不用蘸墨水也不用写大字的速度自然是快了很多,字虽然歪歪扭扭的可记起东西来的确是好用。

一开始还有人在挣扎,可苏若说的内容太多,根本没有蘸墨的时间,很快,剩下的几个也投入了中性笔的怀抱。

好香!

这笔也太方便了!

皇帝在后面也在奋笔疾书,发下来的几张纸记得满满的。

之前光是听说设想了一下就觉得方便,现在亲自用了一下之后发现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方便不少。

当然,现在毛笔还是主流,可是这样不用随身带砚台研墨真的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