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页

天圣历三十三年。

两者整整相隔了三十个年头。

可是,当王羲之突破圣阶桎梏,踏入神笔境的时候,距离苏轼成就凝神境过去了多久呢?

只有一年!

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王羲之的文位境界的提升速度其实是远胜苏轼的!

所以刑师断定,今日一战,王羲之一定能抢先看到比神笔境更加深远的那条圣道,从而一举得胜!

面对刑师的这番推测,鸣师虽然并没有开口反对,却在不经意中将目光落在了帝师的身上。

事实上,此时不仅是鸣师,就连宁师,以及刑师那边的三个人,都在看着帝师。

因为帝师是人族六首中的最强者,相比于刑师的理论依据,其实帝师更有实战的发言权,因为他距离王羲之和苏轼的境界更近一些。

但很可惜,对此,帝师并没有当众发表自己的意见。

只是在心中悄然一叹:“我希望,是两败俱伤!”

第五百五十章 一缕朝晖几度春秋(一)

帝师内心的期望是源自于自身立场,亦或者是某些不为人知的恩怨,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不得而知。

但可以知道的是,王羲之与苏轼的这一战,不论结果如何,都将给在场的所有圣者展现出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风景,从未到过的远方。

虽然此时众圣距离饮马湖畔有整整一百里的距离,他们甚至看不到对战双方的身影,但这并不碍于他们去感受这一战的过程。

圣道一途,比看更重要的,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