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页

当然,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但无疑,皓马是知道的,而且印象深刻。

因为《登高》这首诗实在是太特别了。

在苏文前世的时候,此诗原本是杜甫晚年所作,其时安史之乱结束四年,地方军阀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可谓乱局丛生。杜甫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在夔州一待便待了整整三个年头。

在这三年当中,杜甫的生活非常艰苦,再加上病魔缠身,心有哀愁而无人能述。

某日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但在圣言大陆上,不论是在魔君屠生的身上,还是在少年苏文的身上,都不应该有如此心境,更不可能如一个老头子般伤秋悲世。

所以当初皓马第一次从屠生那里听到这首《登高》的时候,便心生疑窦。诗的确是好诗,但不管怎么看,都不太像是屠生写出来的。

同样的感觉。在苏文于圣庙外引得金色才气加身的那一刻,再度出现了。

仔细想来,其实自苏文来到圣言大陆之后信手抄来的所有诗词,包括《草》《相见欢》《青玉案》《望岳》等等,都是符合当时意境的,唯有这首《登高》,出现得有些突兀。

因为《登高》这首诗。原本是不应该为世人所知的!

苏文首次吟诵《登高》是在什么地方?是在圣庙中!他为什么会诵读此诗?是为了夺文位开智!

换言之,苏文不是为了作诗才写出《登高》的,而是为了死马当活马医。让自己在没有才光护持的情况下,引来才气天降!

既然如此,苏文那当然要选一首自己觉得最厉害的诗来吟诵,而不是去选一首最符合自身心境的诗词!

所以才有了《登高》的出现。

后来。因为徐凌的咄咄逼人。苏文无奈之下,只能将《登高》公诸于世,成传世之诗,引半圣亲临,同时,也第一次向这个世界昭示了自己的存在。

当日皓马就在圣庙门口,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也亲耳听到了那熟悉的诗句。所以在当夜他就进入了春熙楼,原本只是想要问问苏文是如何作出此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