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谨遵圣意——”

“行了,今天就散了吧。”朱由检看着大多数的黄蜡脸,胃口也不好了起来,本来就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为何就不能多一两个从容赴死的人呢?

说起来真的被后金攻入京城,死的还是他这个皇上,这些大臣只要是降了,还是能活着的。

“皇上。”温体仁在散了朝会之后,不可能真的走,内阁与六部的重臣都留下来开会了,“卢大人虽然领兵城外,但是万一……”

“没有那么多的万一。”朱由检打断了温体仁的话,看了看乾清宫中坐的这群人,他们都是大名最有实权的人,这些人的脸上多少有些沉重。

朱由检心中摇摇头,其实不能怪他们,谁让大明没有底气呢。多少年了,都没有接连大胜的事迹,各地上就是镇压起义军,也不是手到擒来,更何况是对付翘勇善战盛名在外的后金。所以,朱由检才要一个险中求胜的可能,这不光光是为了除去他的心中大患,更是为了让这个垂垂老矣的王朝,注入新的生机,让他们知道大明也是有赢的能力。

人可以输,但是绝不能连翻盘的勇气与信心都没有了。如果,前十几年大明失去了这种舍我其谁、称霸天下的信心,那么这次就是冒着不成功就成仁的风险,他也要把大明弄丢的信心找回来。

“孙承宗的边军要回防,时间上赶不上后金的有备而来。就算是他能回援,但是也只能带来一小部分的兵力。所以王在晋让兵部传旨下去,让他不要匆匆赶来了,那些人塞牙缝还差不多。”朱由检也已经下了密旨,让孙承宗改变回防的部署,“我们都要相信卢象升与京营二十万军士,他们在前迎战,让孙承宗趁着这个时候,从后方来一个前后夹击才是瓮中捉鳖的上策。”

这样做当然好了,只是京营早就不是成祖时候的勇猛之士,以一敌百,现在的军士就算是以百敌一,又可以挡住后金的嗜血之师吗?王在晋心中不安,还是问到,“皇上,是否再从其他各省调兵,以防疏漏。”

朱由检嗤笑一声,“王卿家认为那些人就能击退后金的八旗了?连地方的流民也困不住。都是废物,还是不要丢人现眼的好。

好了,都散了,应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要为了一个后金乱了脚步。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就是打入了宫中还有朕顶着。也不知道你们在慌什么,要相信卢卿家能打退他们,现在你们也只能选择相信!朕今天不留饭了,今年送来的螃蟹不多,朕不想给你们都分去了。”

看着皇上像是没事人那样,诸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也只能咽下了所有的不安退出了乾清宫。

“都走了,你真的要吃螃蟹?不是前几日吃不下什么东西,肠胃都不好。”雨化田看到朱由检的脸色在那些大臣走后马上就暗沉了下来。

他心中十分清楚,朱由检怎么可能心安,所有的淡定都只是因为处在他的位置上,除了淡定之外,任何的表情都是错的。他绝不能做一个满脸愁容的皇上,起码大明在这个危急时刻,一定要有一个人坚信不移,大明绝不可能输。

☆、第八十五章 (补更)

在后金的大军压境之时,朱由检当然是没有什么胃口,更加谈不上要仔细去吃螃蟹了,他与雨化田稍稍用了一些填饱肚子后,就屏退了众人。两相对坐间,朱由检酝酿了一肚子的话,或者最后只能汇成一句话,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雨化田看着朱由检脸上晦涩的神情,联想这段时间的京营的动态,在虚虚实实的关于京营实力的流言中,朱由检定是早就有了准备,后金必然会行非常手段袭击京城,冒着这样的危险,让虽然重振士气但不能十拿九稳的京营迎战后金,谋划一个瓮中捉鳖的机会,定是还有后招。“隐之若有想法,直说便是。”

朱由检没有开口,神情复杂地从袖中拿出了一道早就写好的密信,微微顿了顿,但还是交给了雨化田,让他打开。雨化田接过了密信,这是一道给卢象升的旨意,但吩咐的事情却是对着雨化田,只见上面写着十二个字,‘助雨化田,不惜一切,诛皇太极。’

雨化田捏着信的手指微不可见地颤了一下,刹那间那些尘封的记忆又从黑暗深处涌了回来,练兵京师,镇守边关,为人心腹,身首异处。

原来如此,从朱由检下旨苦练京营开始,他为的就不是单单是有一支保护京师的队伍,而是在耐心地等待这一天的到来,等着皇太极冒大风险离开了他熟悉的辽东战场,等着他率大军兵临城下,这样就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能够在他亲自领兵作战时,杀了这个后金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