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铁匠继承了汉代的炒钢法,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

同时不断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直接获得钢,这就是炒钢技术。

这项技术的发明是炼钢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冶炼业能向社会提供大量廉价、优质的熟铁或钢,满足生产和战争的需要。

不过随着战乱,还有技术垄断等等原因。显然,江下云社两县的铁匠是不会这门技术的。

刘胜之在小小一张纸上,自然不能将所有技术细节都写上去。这些铁匠自己虽然琢磨出来了灌钢法,但是效率却是极低。

当下刘胜之,就按照技术资料上的东西,指点他们如何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

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渗碳成为钢。

却又把夹钢法和包钢法,交给了这些铁匠。如此只是在刀锋处,夹上一块钢料,剑身部分还是用铁。

不仅能够省下大量钢料,而且要比全部用钢料要坚韧的多,再没有那么容易折断。

不过,就是工艺复杂了许多。更要消耗人力。

刘胜之却不过只是说出来,让他们试试,那种办法效率更高而已。

而且,这汉剑虽然是战阵所用。但是剑为百兵之王,却不是那么好练的。

这些普通县兵用汉剑,也发挥不出长处。不如用长枪的好。

记得有很多书上yy长枪阵无敌,其实在刘胜之看起来,长枪阵的唯一好处,就在于廉价,容易补充而已。

制造长枪,就用不到多少钢材。顶多铸造一个枪头,枪身都是木头。捅刺起来也简单,顶多几个月,就能训练成形。

至于包打天下云云,还是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