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回忆宫廷生活,几乎只有暗流涌动与勾心斗角,兄弟之间难有诚心。为什么一直喜欢胤祥的性子,就是因为十三弟对他够真。

想到此处,这是羡慕又探究地看了一眼武拂衣。

老鬼毫不在意去留得失,淡然的心态引人羡慕。或是她习惯了聚散无常,说不准以前就活在有什么就是不能有永恒信任的世界里。

这个冬天,不只一个人在想孩子们的教育。

乾清宫,康熙在翻看皇家玉牒。

赶在年底封印前,不情不愿地给保泰正式册封,让人正式继任了福全的裕亲王爵位。

真要拖到来年,指不定就被瞧出是对去世的福全有意见了。哪怕非常不喜福全临死直言厌恶太子而推荐胤禩上位,但现阶段都不能表露出来。

康熙对如何对儿子们感到心累,索性就关注起孙子们的情况。

已经意识到当年教育儿子们的方式出了问题,但为时晚矣只能将错就错。

不过,至少对待孙子们的教育不能再似以往。另外,既然暗中决定给老四继位的机会,更要考察一下他的孩子怎么样了。

这会翻开玉牒对比儿子们的各家情况,很直观发现了一件事,老四家的孩子最养得住。

老大胤禔,有一子弘昱,七岁。

太子,有一子弘皙,九岁。

老三胤祉,有一子弘晟,五岁。

老四家,三个儿子。弘昐九岁,弘晖七岁,弘昀两岁。

老五胤祺,一子弘昇,七岁。

老七胤祐,有三子。弘曙六岁、弘倬三岁、弘昕一岁。

老八没有孩子,而老九没有儿子。老十在今年年初刚有一个儿子。

瞧着这一串名单,老七家与老四家活下来的儿子数量最多。胤祐却是经历过丧子之痛的,今年就有一个儿子不幸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