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对老四包容是有前提的,这个儿子作为符合他的心意。这种符合还得是与时俱进式的,要不断跟上皇上变化的心思。

即便这种带着镣铐自由的生活,换成胤礽做皇帝后也是给不了的。

让胤礽像康熙对儿子们一般对众兄弟,至少目前为止没让人看出他能如此宽宏大量。

太子与众兄弟本就不亲厚,是康熙给胤礽从小营造的一种意识,储君与其他皇子的关系是君臣而多过是手足。

皇位上坐的人是父亲,与坐着一位关系不亲的兄长,是完完全全两个概念。

这些话,武拂衣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然后总结,“要我选谁继位,肯定选一个能符合我喜好的,而年龄越大越不易被改变。

再看皇上的身体,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少说还能硬朗十年。以年龄段来论,他也不会选太年幼的孩子继承帝位,以免重复他年少时的艰巨执政过程。”

如此一来,继位者人选可以有年龄范围限制,十四阿哥以后就没希望了。

年纪大的皇子不容易改造,就选一个尚能潜移默化的。当然,这个人选也要符合康熙的心意。

“十三与十四挺符合标准。”

胤禛算是了解武拂衣渴望闲适生活的心态,最开始没有把自己上位放入选项中。

老鬼连早朝都不想去,为了能光明正大摆脱上朝,才会有了三年前的牛痘计划。她应该希望推一个关系好的兄弟上位,维持住如同现在的生活就好。

胤禛没说是否赞同这种想法。

如果他还活在自己的身体里,如果不曾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当意识到太子地位不稳,他应该会渴望那一张龙椅,三年却足以改变很多事。

正因如此,有的问题绕回来了。

三年足够改变他的固有思想,岂能预判兄弟登基后的思想是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