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表示会在十天后给出考评结果,谁博得头筹,谁写得不尽人意,都会体现在南巡事宜的安排上。

这一天,梁九功带着密旨来到即将竣工的玻璃厂分厂。皇上私下召见雍郡王,是要共同阅卷。

武拂衣其实不想去,一群没物理学基础的人,用一个月读牛顿,用十天写心得,能有几篇正经文章?

太可惜,这活要在乾清宫里做,不能让胤禛代劳。否则就能让他去体会一把,那些读书心得会有多“精彩纷呈”。

康熙怎么就不能一个人批阅呢?

共同阅卷的旨意,对武拂衣不是恩赐,而是让她不得不体会一把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给人挖了坑,自己也是要朝里面扑通跳进去了。

第四十六章

阅卷不是一件好差事。

不出武拂衣所料, 呈给康熙的七十三份读书心得大部分都很辣眼睛。

说得好听点写出了天花乱坠之感,说得真实些就是东拉西扯不着要点,更有甚者否定了经典力学原理, 用上了天上星星住着神仙的一套说辞。

当然了, 也不全是不堪入目的文章。

矮子里面拔高个, 还是能挑出两三个像样的回答。

像是胤祯是被无意中被训练出来,因为得了四哥的要求在书库里找伽利略相关书籍, 就从伽利略联系到牛顿。

他不懂意大利文,也能主动找传教士翻译了几篇。

虽然对两人的理论体系还是搞不清楚,但也能找出些有价值的发现, 比如伽利略为牛顿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颇有一脉相承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