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行文晦涩,并不容易阅读。

康熙看了几节,再回神已经是半个时辰后。抬头,殿内鸦雀无声。这场景似乎有点眼熟,想起来自己不是第一次事后翻出老四献书。

上一次出于好奇练了练《炼体术》,却也没有继续下去。

这一次不同,更为认真想知道西洋技术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那些传教士是否有所隐瞒。

书,是自己心甘情愿去读的。

不过,康熙冒出一股哭笑不得的感觉,这头挑灯夜读的模样有点角色错位。

当年教导儿子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今自己认真琢磨着儿子的献书。

老四啊老四,不仅让胤祯深刻体会了学海无涯苦做舟,这会把他的汗阿玛给无意中卷了进去。

能怎么办?

康熙瞧了眼天色,今天不去后宫了,再看一节牛顿的《原理》。他就不信了,自己会读不懂一个英吉利人的文章。

第四十三章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 哪怕你是皇帝,世上也总会有一本你读不明白的书。

这就是康熙近期的内心真实写照。

他每天的日程排得很满,除去了上朝、批折子、视察皇子学习进度等等例行事务, 半个月来的休闲时间都耗在了牛顿《原理》英译本上。

书,已经从头到尾读过了, 但颇有云山雾罩之感。

这本书超出了以往所学数理的范畴, 隐约察觉它开创了某一种新的学说。

牛顿,这个英吉利人有点意思。

康熙越是无法完全读懂, 越是想要搞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