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又送来一份蒸糕,说是池夫人亲手做的,给小姐尝尝。”

也的确是尝尝,小孩子巴掌大的蒸糕四四方方切成八小块,不多,刚送过来,表面还冒着热乎气。

进入深秋,露重霜寒,清和前两日又小病一场,病体未愈不好乱跑,窝在院里仔细休养几天。

庆幸的是,许是半份寒毒到了池蘅身上,这个秋天她只是小恙,度过的还算平顺。

小米蒸糕被送到眼前,清和放下暖手的手炉,清波潋滟的眼睛噙着几分暖笑,细长签子插在蒸糕,她小口尝了,味道出乎意料的好。

有这样厨艺精湛的阿娘变着花样做小食,也难怪阿池幼时挑嘴。

想到池蘅,她面上晕开笑:“将我书房几日前画好的【破阵图】给池夫人送去。”

“是,小姐。”

用一份小米蒸糕换来一幅战意腾腾的破阵图,池夫人坐在屋子津津有味地赏画,越看越觉得占了人家便宜。

本来送蒸糕只是举手之劳,做蒸糕不费事,作画可是细致活。

更别说清和身子病弱,做一幅画比旁人需用的时长还多,她受之有愧,转而目光被画中景吸引。

盛京武将家的孩子,能画出‘杀伐、破阵’意境的,少有姑娘家。

如此说来,她这位‘准儿媳’还真不简单,病弱之身,心气不小。

她不由喟叹:阿蘅究竟走了什么运道啊,糊里糊涂就得了姑娘家比金子还宝贵的芳心。

正想着,声音从门外传来,小将军三两步踏进门:“阿娘,蒸糕呢?快喂我两口,我快饿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