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孵小鸡关键就是温度,太高它们出壳以后不适应,太低出壳就死差不多。

还要注意阴雨天的防潮,如果细菌多,小鸡仔着凉和细菌,很容易拉肚子,不用两天就死一大片。

姜芸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全都切中要害,陈红霞和陈福青非常钦佩。

陈红霞笑道:“姜芸同志,没见面的时候我还担心,见了面我放心了。我们大队的孵化室,就拜托给你了。你的条件我们都答应,以后你想吃鸡蛋我们全力供应。”

姜芸道谢,“陈书记不要客气,鸡蛋就不用了。我们家养了母鸡呢,足够吃的。一个月一只鸡,我们全家已经很感激书记和大队长大方啦。”

陈福基说过的,就算是书记大队长,他们也不舍得一个月吃一只鸡,顶多招待上面下来蹲点的干部跟着蹭点吃喝而已。

看过了孵化室,姜芸又去看看他们育苗室。

育苗室就是孵化出来的小鸡,专门待的屋子,也是要保温,然后慢慢地适应环境,再装在大鸡笼里拿去卖。

这时候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子过来,她拉着脸,横了姜芸一眼,大着嗓门道:“我说书记、队长,我老婆子孵小鸡可有几十年的经验。打我姥娘、我娘那时候起,我们家就给地主家孵小鸡。孵过的小鸡,比你们吃过的鸡蛋还多呢!”

她本来是陈家大队的孵化小队长,待遇不错,但是小鸡孵化出来,按照自然规律,死亡率是不可避免的。

陈福基听说姜芸可以让小鸡仔减少死亡率,自然就回来跟书记和大队长说,老婆子就很不乐意。

之前她冷言冷语讽刺了一次,陈红霞也不确定姜芸的本领,所以也没当回事,就说等看看那二十只鸡仔的成活率再说。

只是最近天气有点冷热反复,小鸡仔死了一批,陈红霞有些着急,就让陈福基去姜芸家看看。

如果二十只能活18只,就请姜芸帮忙,如果活二十只,那就让她自己提条件,都答应。

陈红霞道:“温大娘,你是孵小鸡厉害,人家姜芸同志是照顾孵出来的小鸡厉害,不让小鸡糟蹋,你俩不冲突啊。”

温大娘却还在那里嘀嘀咕咕,来回车轱辘话年轻人不靠谱等等,看姜芸的眼神就带着刺。

姜芸却不在意,她只是和陈家大队合作,帮忙治疗小鸡,然后赚麦子和肉吃,又不是来抢人家的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