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桌子的演员忍不住看了眼沈元正——如果说沈元正自顾自的朗读台词也算剧本研究的话,那确实已经开始好几天了。

但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天内,他们除了旁观沈元正的疯疯癫癫外,毫无收获——不,还是有的,起码他们达成了沈元正不太正常的共识。

“罗西,你写了这么多……”沈元正“唰”的一声,剧本飞快的从头翻到尾,让其他演员能看到剧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无关紧要的东西,得到了什么?”

导演到底是怎么活到这么大的?

这么欠还没被打死,一定是我国法制社会最杰出的成果。

演员们瞄了眼神色平静的林逸。

林逸并没有感觉被冒犯——因为他清楚,这些笔记对沈元正来说,真的无关紧要,甚至是毫无意义。

对林逸来说,需要一字一句斟酌,反复构建背景和框架才能读透的剧本,对沈元正而言,不过是随手为之。

林逸清楚自己不是天才,便只好用足够努力的勤奋来缩短他跟天才之间的距离。

林逸梳理了一遍剧情:“《杀了他!》的剧情很简单,在小镇上的少年不受欢迎,所有人都讨厌他。于是在某一天,因为罗西再次大放厥词而深感愤怒的众人,决定杀了他。”

“在试图杀了他的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巧合,导致罗西奇迹般的躲过了众多死亡威胁。”这是喜剧部分。

“罗西并没有意识到小镇上的所有人都想杀了他,他还是跟以往一般,惹人讨厌,把所有人的虚心事得意洋洋的宣扬出来,随着这部分剧情,小镇里的故事被一点点挖掘。”

“罗西躲过了所有的杀机,而小镇里的人在罗西揭露的一系列事中,达成了和解。他们放弃了杀死罗西的念头。”

“第二天早上,小镇跟往常那般从睡梦中苏醒,小镇里的人发现,罗西死了。”

“罗西的死亡以自杀告终,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和平。”

“最后,画面一转,那些曾达成和解的小镇居民三三两两的进行了隐蔽对话,用各种暗示性语言彰显着他们的凶手身份。”

林逸曾看过的电影到此为止,但在沈元正修改后的剧本里,这并不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