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广闻(单)

一看就不差钱。

小包山,陈屿飘在云头,大大方方将目光投落,包揽整个寺庙,连带山前山后数里地一起映入眼底。

毕竟新建不过十年,一切都还未褪去颜色。

他看得真切,寺庙院墙杏黄,内有一株银杏树盘亘,初春时节刚至,如今正抽了嫩芽随风莎莎响,显得生机盎然。

大殿错落有致,银灰屋脊两侧铺陈瓦片,质地上乘。

陈屿欣赏了会儿景致,便见着四五位明黄服饰的小沙弥走动在寺庙中,年岁最大也不过十四上下,再远望殿内,倒是有两三个褐袍僧人吟诵经文。

上山的香客被沙弥迎去了偏殿,供奉大小二十余尊塑像,当首两位一者体态魁梧,一者修长高挑。

形态不一,佛陀们的神姿惟妙惟肖。

显然这些塑像很是花了心思。

他放开感知,沉入广闻寺里外,连着银杏树脚下也渗透,干干净净,发觉并无故事流传中那般‘僧人无道’的痕迹。

由于释教与道门间的嫌恶,南朝的道人多数不喜这一派,少有谈论。而普通人对其知之甚少,只晓得有这么个东西,到底如何又不清楚。

如此之下北地流传的说法难免被歪曲以讹传讹。在大梁时,他就曾不止一次从旁人口中听到关于释教的说法,穷尽了人之想象,或推崇或鄙夷,多有猎奇。

他来时,听闻一农户曾言,释教里的人戴着一副人皮假面,乃天魔下凡,饕餮食人,称大雄宝殿下埋藏着无数骸骨。

坊间流言大多如此,风闻之间传出如何言论也不奇怪。

陈屿转了转,收回目光,径直去了庙中的藏经堂。

广闻寺不大,十年里得到崇仁县几家大户支持,与本地道门斗得正酣,这群不剃发的和尚更有不俗的武力,其中多是易学难精的外功,偏生释教外功相比道门以及武林各派的外功要强悍不少,何况空安出自大华寺,传承远比本地的门派势力详尽精妙。譬如金钟无坏功、伏虎擒拿手等一经流出,就在崇仁江湖引发轰动,使得不少江湖势力渐渐向其靠拢。

至少也变得骑墙,不再偏帮,不愿陷入释道两家争端中去。

“这些外功确实与梁齐两地的武学有部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