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假道士

如今城中放出的消息不外乎引来那些重视仙家传承的人,更多是面向锦州以东以北两地,这些地方在福地出世时半点收获都没捞到。

将灵药作为彩头,就是要让他们动起来。不止他们的后辈,或许老梆子们本身也被人盯上。

“仙药……”

持刀男子心下思忖,越想越是觉得这东西出现的过于随意……仿佛被随手扔下的无用废物。

摇了摇头,或许是他想太多,又或者这些灵药真的关乎未来仙人传承大事,无论是吞服过药草,还是中途执掌过一段时间,很可能成为以后某些机遇的条件。

事实上有这种想法不止他一人,西州当地可有成千上万,不过广庸府有一位与真武山等大派道观有所牵连的真修存世庇护,加上当地势力在福地消逝后第一时间就将近百株灵药分送出去。

如此一来纵然外地过江龙想要强逼索取,也得考量下有无面对整个西州武林的底气。

“能舍得送出如此多的灵药,推动决定的人想来非等闲之辈。”

念头纷乱,很快收回心底,前方起了呼声,持刀男子与壮汉一齐看去,原来是一位中年站上了擂台。

不远处,有斋醮仪科所需器具被布置在侧,只是相对前方广阔的擂台而言显得简单小巧许多。仿佛已经告诉在场众人这场法会与平常所知的斋醮有别,重点从来不是所谓的论道与举斋吟诵。

“顶着斋醮名头,办的比武大会,洛城这几家可真想的出来!”

虽早有预料,但真当掀开一切赤果果呈现眼前时,附近为斋醮法会而来的道门众人仍旧心中升起不满。

要比武直接弄个比武大会就是,何必像如今这样。

“哼!如此斋醮,简直是有辱十方诸圣道君!”

所谓十方,指在洛城一开始的传扬中包括在内的本地数十位供奉道君,不过此刻再看那科仪法台,法器寥寥无几,显然对此谈不上重视。

蒋勤安与岳海平好似一滴水滴落在人海中,躲在一边默默看着。

他们本来不打算出来,不过最后架不住对十方法会的好奇,同时也想要找些道友论论道,故而还是找了过来。

“不知陈道友在哪儿。”

“这等盛事,他应该不会错过,估计就在眼前人山人海中与我等一样等候着。”

岳海平回了句,继续张望,很快眼前一亮,发现一群穿着不同样式道袍的道人聚在远处建筑下。

“这可不一定,陈道友是个喜好清净自在的,此地人多眼杂、嘈杂吵闹,说不定在看到最近的乱象后他直接就不来了。”

蒋勤安还在为陈屿那一身恬淡出尘气质艳羡,只道是久居山野、餐风饮露修持而出,却不想手边一阵力气传来,被师兄拉着向边上走去。

“想那么多做甚,看,那些应该是锦州附近的道门人物,现在法会还没开始,先去打听下本地道门情况,顺带还能聊聊道学经义。”

顺着岳海平指去的方向,被打断思绪的蒋勤安看见男男女女十一二人,坤道在西南可不多见,许是习俗与风气关系,女子少有出家拜入道门的,海云观数代下来走出的坤道甚至不足双手之数。

眼前却是五六位,且其中三人衣着服饰相近,道袍素白清雅,边缘绘了青竹与云雀,衬托得仙姿飘渺。

两人走到近前,只听到几人正说到此次的法会诸事,言辞间隐约显露些许对于洛城几大家族顶着斋醮名头大搞比武的怨念。

见得蒋勤安两人走近,十几对目光在他们身上的青黑道袍上流转,注视衣袂边角一朵海中云月图绘时稍作停留,旋即收回了视线。

“各位道友,贫道海云观守正。这是我师弟守清,我二人从外州来,游历至锦州本地,途中听闻十方法会之事这才赶来共襄盛举,听听高道们的指教。”

带着蒋勤安见过礼后,岳海平先自然而然将两人的来历身份道出,再引出锦州几方较为出名的道派,适当表露一些敬仰与憧憬,最后化用道听途说的故事将话头打开,等面前几位道人面色平缓放下戒备后,这才开始攀谈。

蒋道士在一旁看着自家师兄长袖善舞模样,倒不觉惊讶,在路上对方早有这方面的表现,两人虽师出同门,但个性却天差地别。

“原来守正道友竟是从西州而来?”

“可曾听闻仙人灵药,似乎就是从西州流传出的。”

“敢问守正道友,那仙家福地之说是真是假?”

不一会儿,始终挂着淡淡温和笑意的岳海平就与几人相谈甚欢,一如当初刚见到陈屿时一样,从这位年轻道士口中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偏生还都是天南地北引人生趣,难以视若无睹的。

同时蒋勤安也在默默看着,心头记下了这群道人透露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