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要……上天去!

河间离河东、河西不远,这两地可是天下粮仓,数个大仓都在此,大官老爷们绝对不会令其出事的。

刘师伯言道,早在毒疫爆发的消息传入西南前,友人就传来书信问候,透露出已有不少道派的道士和太医院医倌一同被派往河间地主持消解毒疫事务。

正阳观、真武山都在其中。

“这两家祖上显阔,数百年不绝,底蕴惊人。这次少不得拿出了些秘药秘方,说不上药到病除,但对于配比出毒疫的解药应当有不小作用。”

老人对道门的期许比太医院高,陈屿了然,除了自身算是半个道门门徒外,真武山等道派的确积累诸多。

不谈旁的,数百年间大疫起伏不下十余次,论及应对经验,这些道派自然比新建二十几年且一直豢养在宫廷里的太医院要老练。

再则,从刘师伯口中听来,这场所谓的‘空前’毒疫实际流传范围不大,被死死局限在河间一地,已经有了消弥的可能。

呼——

“不谈这些,贤侄啊,如今云鹤观可有门徒在望?”

看着身前的年轻人摇头不语,老人轻叹,终是提点了几句,即便几十年前就已经离了道门,但他内心还是分外期望能见到道观香火鼎盛、门徒兴旺的那天。

只是一旁的陈屿多少有些无奈。

收徒?不谈山下如今还有多少人知道青台山云鹤观的名头,就他现今的情况也不允许有旁人出没山上。

甚至于最近他都在思索,想弄个阵法出来将整个山头都包裹起来,遮掩一二。

全无下山搅弄风雨的心。

对于刘师伯的这点期盼便只能留待以后,万一哪天他脑袋一抽或者找到了不用暴露灵植灵机就能教授徒弟的法子呢!

茶水渐凉,端起茶盏饮下一口,陈屿突然想起自己栽种的那几株茶树,也不知灵机培育后又有怎样的独特效果。

绕开这话头,两人聊着家常、时势。

过程中,刘师伯不愧人老成精、交友广天下,不少消息都传入他而,陈屿此刻听得,倒是对天下诸事有了粗浅了解,不再陌生。

“师伯远去,经此一别,往后不知这些天下轶闻又该从何得来。”

感慨了句,老人在城中,近乎他的万事通,否则山上一呆数月,轮转变化,许是大变模样都不知晓。

刘师伯闻言笑呵呵,道:“山上好。”

清净,自在,没了那许多烦心事。

人啊越到老了才越发觉得世间有太多美好,但于他而言年轻时在青台山上那段时日无疑最为怀念。

诵经修道,日复一日,红尘纷扰无奈何,超然物外。

“种了田亩最好,省的往后还要下山采买吃食。”

问了几句山上方田近况,陈屿挑挑拣拣说了些。

这时候,屋外传来脚步,是一位腰系素带的中年人,面庞方正,蓄着腮胡。

经介绍,这是老人的旁亲后辈,此番来接他搬迁过去。

“这边的生意暂时停下,等回到庞丘后长辈们再思量让哪位前来接手。”

陈屿点头,不过他也清楚,此刻说是如此,但依照如今的局势来看大概不会派人接手继续经营粮店了。

老人也很清楚,已经将农庄转手。

拍了拍手,唤来小厮,手中捧着两方细长锦盒。

“老夫这次回去也不知何时归来,贤侄啊,云鹤观是你师傅的心血,万不能遗弃废止。”

打开锦盒,一则有百两银,一则有长须似人草药。

非是山参,却像极。

身旁的中年人见到这株药草后虽然努力保持着平静,可微微粗重的呼吸还是暴露了内心的汹涌波涛。

陈屿不认得草药,不过瞧此一幕就知晓必然价值不菲。他接过银钱,将剩下那一只锦盒推回。

并非矫情,实乃用不着。

在两人见不到的领域中,精神力已经将之扫视数次,确认灵性消散一空,即便还存留着浓郁药力,于他而言作用不大。

若是活种或幼苗的话他不会拒绝,不过制干处理过的便算了。

还不如留给师伯补补身子骨。

迎着疑惑目光,陈屿微笑着驾驭法力在掌心,刺激血肉皮膜,接着朝不远处楠木桌上茶盏做推拿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