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灵字辈(求评论!)

另一边,因为找不到保存方法,桌上那六枚由气体构筑的珠子再被实物触碰的瞬间就会溃散,不管是皮制水囊还是陶瓷瓦罐。最后实在没法,被陈屿用井水全部融了。

合在一起,装了三副水囊。

过程中,他发现井水对这种未知气体的溶解同样有上限,为了方便统计,他将一副水囊视为一单位水体,可融合两枚完整气珠。

至此,可得出结论,一粒灵机催生的大白根成熟后可得大约11枚完整气珠,可混合出五点五单位的特殊水体。

当然这个数据可能并不准确,毕竟才第一根,陈屿打算在验证效果之后,如果确定有用处的话,就再抠几粒灵机下来注入土中,在种植大白根的同时,尝试下其它作物在灵机催化下的情况又会如何。

……

午后,云鹤观。

因为抱着对未知气体的好奇,陈屿难得没有休息,而是抓紧时间直接开始了自己的实验。

先去后院的菜园挖了两根蚯蚓,看模样都是细长的,也不知是不是几天前自己放掉的那一批。

夹在木棍上放在眼前,他拿过一副水囊拧开后将里面漂浮着白絮的液体滴落一滴。由于分辨不出蚯蚓口器在那一端,索性两边都给到。

水滴砸落,沾染在不停扭动的蚯蚓身上。

和实验灵机的蚯蚓王不同,眼下这条接触后变化并不快,不过仔细观察陈屿还是能察觉到,暗红蚯蚓的挣扎幅度变得小了些,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出了问题快要濒死,但后来发现不是。

片刻后,蚯蚓蹦哒起来,如字面意思那般,前后两段翘起,中间拧动,仿佛一张小小的弓一样,弹在地上。

显然,无论是力量还是灵活度都比接触之前要强不少。

转眼又是半个时辰过去,蚯蚓的变化停下,最终也没有发生突兀的变故,体型和颜色都没变,唯独力量增强了。

呼——,看到这个结果,饶是陈屿早有预料也不禁松了口气。

心头石块落下,他压下跃跃欲试的心情,还是觉得等着之后多实验几次较好。

于是一整个下午都在拨弄蚯蚓中缓缓度过。

期间,陈屿不止用了一根,后面为了做对比,又去菜园里挖了不少。

有滴一滴的,两滴的,最多的一根蚯蚓滴了整整五滴。

好在,即便如此那根蚯蚓仍旧活得好好的,只是似乎吸收并不完全,增长后的表现和滴了四滴的那根大差不差。

他估计正常蚯蚓的吸收上限就在这里了。

既然如此,那陈屿自己呢,如果真要吸收,会不会也有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