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阳习惯了几日后,才终于来到正式考试这天,在一众考官的监督下进入了考场。

而在考场之外,也挤满了考生们的亲朋好友。

天公作美,接连两日都是大晴天,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考生们受到天气的影响。

考生在考场内奋笔疾书,结束后直接在考场的食堂内就餐。

休息一阵后,再次进入考场。

两日过去,考生们终于从考试中解脱,兴奋地回到了住处。

大部分都考得很好。

一来为了不打击身上莘莘学子们的读书积极性;二来则是因为大秦幅员辽阔,各地都非常缺人。

只要学识不是太差,这第一批考生基本都是会被录取的。

而一旦从大学毕业,最差也是个小吏。

小吏在大秦的官职体系中,已经算是官僚体系的一员了,以后是可以继续往上升迁的,与现代的基层工作人员没有太大差别。

毕竟成为秦吏的基本条件,就是熟背秦律,并能灵活运用秦吏。

这代表了什么呢?

秦吏至少不是文盲,而且记忆力不算太差,智商至少也是常人以上的水准。

从个人素质而言,已经远超这时代的绝大部分人了。

所以小吏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不错的职位。

但即便如此,这次高考仍旧刷下去了近一半的考生。

大部分被刷下去的考生,都是因为偏科。

而且大多对理科相关的知识,都不够了解,更惘论熟练运用。

相里悟与相里锋这对师徒,并张苍、卫逊等理科大佬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冷笑连连,只说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