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其他优点,墨家子弟们几乎全票通过了铜线做导电材料。

但不导电的材料呢?

要包裹住金属,其延展性肯定要好吧?

电灯与其他将会出现的电器,肯定不会只在咸阳推广,其他城市迟早都是要通电的,那么这种材料的产量肯定不能太小吧?

还有,材料暴露在空气中日晒雨淋,肯定要防水、不能太怕高温、太容易坏掉吧?

……

相较于导电部分的材料,外面包裹的这层不导电的材料,才是真正的难题。

这个问题,足足困住了墨家子弟一年。

直到无意间与那群方士交流的时候,路过的眉寿老人提到了一种材料——

杜仲胶。

他走南闯北,无意知道杜仲胶的存在。

在详细问过这种材料需要达到要求与特性后,他更加确定了杜仲胶基本满足相里锋的需求。

眉寿老人的威望很高,相里锋等人立刻迫不及待去找杜仲。

等相里锋让人将杜仲胶熬出来,并制作出第一根电线后,一群人立刻喜不自胜地跑去道谢。

然而……

眉寿老人叹气:“杜仲胶的产出太低了。”

杜仲树的生长条件并不严苛,对土壤的要求也不算高,甚至连叶子、树根、树皮乃至种子都可以生产杜仲胶。

也即是橡胶。

然而产出却实在太小。

一公顷地,却只能产出带的五百多斤(现代计量单位)的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