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前世之鉴在,嬴政一开始就没有召集齐鲁儒生。

整个流程除了时间不同,其他就如前世一般,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了。

不过在上山之前,嬴政仍是小心谨慎,找来当地老农勘测了一下天气。

虽然泰山之上风云变幻不可预料,但他仍想要有个保险。

毕竟他前世封禅之后下山遇上了雨天,明明雨不大,却被那群儒生夸大为暴雨天气。

泰山天气变幻莫测,阴雨天都是寻常,可雷雨就不正常了。

嬴政也因此被儒生嘲讽,甚至造谣没能举行封禅大典。

等到大秦灭亡之后,这群儒生更是借题发挥,将他全盘功绩都否定之后,连他先祖的功劳也被造谣抹黑。

虽然对那群儒生百般看不上,但他仍旧希望整个过程是完美无缺的,也不希望自己的先祖因自己的疏忽而被那群儒生全盘否定功绩。

不过等到嬴政从泰山下来之后,并未再让文武百官隐瞒自己的禅礼过程。

他显然已经对此坦然接受,对那群儒生也无半点在意了。

也是天公作美,这次封禅大典没有发生半点儿意外,天朗气清,阳光也如金光一般倾泻而下,让人恍若看到了奇景,心生敬畏。

那群儒生就算想要颠倒黑白,也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泰山封禅顺利举行,嬴政紧跟着就颁布了许多圣旨法令——

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如确立官话,大赦天下,免除税赋三年;如教育免费,立国徽国旗,大力发展科学知识……

一部分是嬴政前世施行,并广受后世好评的举措,一部分脱胎于现代法令,另一部分则是他结合现代与各个朝代发展,确定的更适合如今情况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