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 他也觉得秦国国内重文轻武,尤其是不看重儒家,导致国内重法度而不重礼教仁义等非常不好。

荀子作为当代最出名的教育家,稷下学宫的其他人都受他影响。

所以, 在场众人也如荀子一样,虽然认同秦国的强盛, 却不认为秦国可以让老百姓过上好的生活。

这种想法根深蒂固, 直接导致稷下学宫每年“毕业”之人,到秦国谋求发展的人最少。

可正因为这种想法根深蒂固, 所以在发现事实超出自己预料的时候,他们才会如此震惊——

若是一开始到秦国只是为了一探虚实, 在确定眼前景象并非特例, 而是整个秦国的百姓都过得这般惬意自得后,他们便生出了留下观望的心思。

稷下学宫许多学子相较于封侯拜相, 其实更希望埋头做学问。

秦国这个即将开办的学校,非常符合这群人的胃口。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 当他们的“报名表”递上去后, 最后被录取的人数却不到一掌之数。

所有人:“……”

虽未明言, 但他们心底其实是很为自己稷下学宫的出身感到自傲的, 也从不觉得自己会不被录取。

也不对……

应该说他们想到了自己不被录取的可能,却觉得自己不被录取的原因必然是学识比不上自己的同门。

也即是,被同门打败。

可事实给了他们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