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来则是因为,这些商人虽然在咸阳了赚了不少钱,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从秦国百姓手中赚走的钱其实是少数,真正的大头同样来自其他国家到咸阳做客的商人;

因为这群手中有钱的商人,才真正的舍得花钱。

但秦国百姓对朝廷没意见的最关键原因,还是由于太后赵馨提前告诉过百姓,国库里面根本没钱修路。

可问题是,不但秦国各个城市之间的主干道已经修建好了,就连一些大城市与县城、小镇的道路,也在开始修建了。

百姓也不傻,反推一下就知道,国家这是赚钱了。

但钱从哪儿赚来的?

其中一部分当然是梯田与堆肥等措施推广后,额外收拢到国库的税收。

但种地赚不赚钱,老百姓可是最清楚的人。

所以定然还有另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钱财,是从其他地方赚来的钱。

这两年来,哪怕赵馨又做了许多事,但风头最盛的还是两年多前的玻璃与镜子。

镜子产量少,而且款式多种多样,随着时间流逝,镜子的外观也经历了无数变化,加入金银等金属做外壳与包装后,愈发奢靡夺目,价格也一日高过一日。

于是渐渐的,秦镜已经成为各国贵族富商们炫富的必需品——

若是没有一方秦镜,他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钱。

至今,仍有不少商人不远万里从其他国家来到咸阳蹲守,只要那个镜子铺一上货,立刻就有人冲进去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