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页

刘三娃虚怯自己师公,虚怯三十位评委,甚至还虚怯周围的竞争者,可他偏不虚宁组长和易主任。

距离太远,那就无所谓了。

宁组长见到李君阁,脸上露出一丝古怪,不过更奇怪的在后面。

等了一会儿没其他人上来,再一看菜单吓了一跳:“一个人做的?!”

易主任摆摆手说道:“不管几个人做的,我们只说菜,如果这三道菜不符合我们国宴菜的规定,那我们就接着看第二名的菜品,以此类推。”

这又是神操作,提问的人肯定会鸡蛋里挑骨头,而易主任要的就是这个。

于是立刻就有人提问了:“小伙子,你那高汤是用什么调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经过熬制。会不会有食品安全问题?要知道能国宴招待的都是重要宾客,这上边不能出一点事儿。”

李君阁说道:“这个问题我来解答吧,我这里有个t,可能更直观一些。”

说完将一个u盘交给工作人员:“这是真正的高汤,配方出自非遗传承人之手,在我们川南一带广受好评。通过最新的药品级的冻干技术,我们将之提炼成了干粉,其实就类似输液时用的青霉素粉剂,遇水即溶,可以还原成最正宗的高汤。”

“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实现高汤的长期存储且不影响质量和口味,只要备上一定的数量,高汤随要随有。”

接下来老张问道:“你们这鱼是吉罗鱼?产地是哪里?如果是纳入国宴菜,那以后我们国家就需要进口这种鱼了?”

“据我所知香港每年从越南,印尼购入吉罗鱼,其数量还不足四十条,从去年开始才有了稳定货源。因此这食材和齐师傅那边的龙趸一样,怕是不容易得到吧?”

李君阁心里边暗道了一声感谢,笑道:“香港那批吉罗鱼,就是我们提供的。”

评委们一阵哗然。

李君阁等众人稍微安静,接着说道:“我们前年便从泰国引入红吉罗这个品种,经过两年培育,已经达到了年产十万量级的规模。同时长江水产研究所和蜀州万佳水产也引进了我们的种苗。”

“因此虽然目前吉罗鱼价格还偏高,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相信很快能走上老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