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页

李君阁哈哈大笑:“那今天又该天降血雨百鬼夜哭了,这又是一项不亚于仓颉造字的伟大发明!”

阿音就这样兴奋地编织这带子,李君阁围着阿音和纺织机转圈,这玩意儿需要改造的地方多着呢!

第一步,脚踩的地方换成横档,横档被两个n字型的木块固定在架子上,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但是不会过大,这样纺织者不用一直抬脚将移动栅格放下去,只要一松脚,栅格就会自动掉下去,但是其中部又不会掉出固定栅格的下缘,因为连着它的横档给u子型木块的上框挡住了。

这样的情形,就是移动栅格上的经线,永远在固定栅格上的经线的上下两侧来回移动,但是永远不会超过固定栅格的上下边缘。

这就大大的解放了阿音的腿部,不会那么劳累。

第二步,那就是加宽,现在这原始的架子,一根棍子三毫米,加上三毫米空隙,十组只能织出六公分宽的带子,起码还要增加八到十倍,才能得到一张洗脸帕子。

第三个就难了,要让栅格可以放线,那就要在栅格中部钻孔,既能将经线永远固定在栅格竹棍的中心位置,又可以放线。

这就需要直径只有一点五毫米的钻头,和更小的手钻。

然后就是绕线轴,二十根经线,扩大八倍就是一百六十个线轴,线轴还要带刹车装置。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既然想到了,那就去做。

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小压力钻。

钻体难不倒李君阁,大钻头在竹板上钻孔,竹钉在刮细一圈就是钻杆,沾上一个小飞轮,能保证钻下去的时候垂直。

关键是钻头。

还有两个螺钉,李君阁可舍不得乱用,取过一颗螺母,在炭火里烧红,先小心地用石锤让螺母中间的孔闭合,再狠狠地锤扁。

这时候阿音已经将面前的部分织完了,有一尺长的带子。

这妮子不死心,开始站到织机的旁边,左手拉拉索,右手送梭子继续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