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谢琅连忙捂住他的嘴巴,压低声音说,“我看到主父偃了。西南方向,别把整个脸转过去。免得他发现咱们。”

小七捂着半边脸,露出一只眼睛,“咦,他身边还有一个很好看的姑娘,和主父偃有说有笑的,是主父偃的妻子吗?”

第142章 患得患失

谢琅转头瞄一眼,主父偃和一个妙龄女子直直地往南去,“不是。她都能当主父偃的闺女了。”

“可是三爷说过,像主父偃和东方先生那么老的人都喜欢好看的年轻的姑娘啊。”小七道。

谢琅低头看着他,“我说过的话,你记得真清楚。”

“当然啦。三爷说过的话,我是不会忘的。”小七说完,还扬起下巴,他的记性很好的。

谢琅朝他脑袋上呼噜一把,“跟咱没关系,权当没看见。”顿了顿,又说,“也不要告诉你仲卿爷爷和孟达爷爷。”

“为什么不能讲?”孟达爷爷不说也算了,仲卿爷爷不是他三爷最好的朋友么。

谢琅想说,说出来可能会加快主父偃的死亡。但这点跟小七解释不清楚,谢琅便说,“他们不喜欢主父偃。”

“好吧。三爷,他走了,我们也回家吧。”小七道。

谢琅本就打算买些布,来的时候便拿了一个麻袋。到寄牲口的地方,把驴背上的麻袋拿出来,除了饼全扔进去,就和小七回养蚕里。

翌日,谢琅去夫子家中请他二月十六日来上课。

这个夫子就是姚桂芝娘家那位。刚开始来养蚕里教小孩子,他是想着边教边找差事。前年,也就是元光五年,刘彻再次征召天下有学问的人,夫子就把他的自荐递上去。

没过多久被原模原样驳回来,夫子就找谢琅,请东方朔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儿。谢琅直接把那篇自荐赋给刘彻,刘彻看个开头就看不下去,还建议谢琅给村学换个夫子。

村里那些孩子学文识字的目的不是去朝中当差,而是能看懂文书,会算账,将来外出不至于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谢琅就没听刘彻的。不过,谢琅也没忘记跟夫子说,他写的不行。

谢琅又怕夫子不信,就让东方朔帮他润色一下。夫子拿到经东方朔改过的自荐赋,也明白皇帝为何看不上他。打那以后,夫子就老老实实教村里的小孩,不再想着为君分忧,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