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王敦是如何帮助东晋稳定局势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永嘉五年(311年),扬州刺史刘陶病逝。王敦被再次任命为扬州刺史,并加广武将军,不久又进拜左将军、假节、都督征讨诸军事。同年,匈奴汉国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皇室、士族纷纷南下江东。当时,司马睿被推为盟主,承制任命官吏。江州刺史华轶却不肯从命。司马睿遂命王敦与历阳内史甘卓、扬烈将军周访共讨华轶。华轶兵败被杀。
永嘉六年(312年),巴蜀流民在湘州(治今湖南省长沙市)作乱,推杜弢为首领。乱军北上席卷荆州、江州,甚至威胁到扬州的安全。王敦进屯豫章(治今江西省南昌市),命武昌太守陶侃、豫章太守周访共讨杜弢。当时,荆州刺史王澄因平乱失利而遭免职,调赴建康(即建业)。他途经豫章,前去拜访王敦。王敦与王澄不睦,竟以勾结杜弢为罪名,将王澄杀死。
建兴元年(313年),陶侃大破杜弢,被王敦表荐为荆州刺史。但他随即就因竟陵太守杜曾叛乱,大败而回。王敦以“处分失所”为由,请求自贬为广武将军。但司马睿没有同意。
建兴三年(315年),陶侃讨平杜弢之乱。王敦作为统军元帅,进拜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可自行选置刺史以下官吏。不久,陶侃欲回镇荆州,前来向王敦辞行。王敦忌于陶侃的军功,竟趁机将其扣留,调任为广州刺史,以堂弟王廙接掌荆州。他甚至想杀死陶侃,但因忌惮其亲家周访,最终没有动手。
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称晋王,建立东晋,并于次年正式称帝,史称晋元帝。王敦此时已升任征南大将军,又进拜大将军,加侍中、江州牧。当时,杜曾仍在荆州一带作乱。王敦遣部将朱轨、赵诱征讨杜曾,但均被杜曾击败。他上表自请贬职,被免去侍中,后又请辞江州牧。司马睿又任命王敦为荆州牧。但王敦仍力辞州牧一职,最终被授为荆州刺史。
历史上王敦是如何帮助东晋稳定局势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永嘉五年(311年),扬州刺史刘陶病逝。王敦被再次任命为扬州刺史,并加广武将军,不久又进拜左将军、假节、都督征讨诸军事。同年,匈奴汉国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皇室、士族纷纷南下江东。当时,司马睿被推为盟主,承制任命官吏。江州刺史华轶却不肯从命。司马睿遂命王敦与历阳内史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东晋王敦弄权的故事。 王敦起兵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而此时刁协伏诛、刘隗北逃,朝中“奸臣”业已清除。但他却继续拥兵石头城,不但不到台城朝见司马睿,反而纵兵四处劫掠。建康大乱,台城中的官员、卫士尽皆逃散,只剩安东将军刘超与两名侍中随侍在司马睿身侧。司马睿无奈,只得遣使向王敦求和。他命公卿百官到石头城拜见王敦,同
王敦在书法上的成就是什么?琅琊王氏书风鼎盛,与陈郡谢氏、颍川庾氏、高平郗氏同为主宰东晋书坛的主要家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书学理论家张怀瓘将王敦的书法列为第三等,归入“名迹具显者一十九人”,并称其草书为第四。(《书议》、《书估》)北宋《宣和书谱》称其“喜颠草”、“以工书得家传之学,笔势雄健”。元代盛熙明则在《法书考》中列其书法为中品。 宋代《淳化阁帖》中录有其草书
离皇位最近的贵族是谁?那肯定就是王氏一族了,他们不仅是晋朝贵族,而且有的人还左右朝政,决定了王朝的发展方向。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提起晋朝贵族王氏,有一个人历史上很有名,此人就是王敦。王敦经历了短暂的晋朝,而且还娶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儿为妻,这使得他既是朝中重臣,又是驸马爷。在永嘉之乱时,王敦在乱世中崛起,成为左右晋朝的大臣。 在永嘉之乱时,王敦遇到了一位名主,这就是后
还不知道:王敦是怎么走向权利巅峰的?在军政上有哪些成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王敦是琅琊王氏的重要人物,在永嘉之乱期间与王导、王旷等倡议南迁,并以扬州刺史的身份帮助司马睿在江东地区树立威望。他利用手中掌握的军队,统领甘卓、周访、陶侃等将领,先后扫平华轶、杜弢等势力,先后收取江州、湘州、荆州、广州等地,使得司马睿的势力范围由扬州一地发展到江南全境并最终建立东晋政权。 王敦在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王敦死后被剖棺戮尸的故事。 王敦出身也算显赫,父亲是朝中御史。他小的时候就有一双奇异的眼睛,性情简托在他口中从来没有听说过关于钱财利益的话,再加上他自身的气度,所以他在京中很有名气。甚至娶了当今皇帝的女儿为妻子,自己被封为驸马,同时给太子当陪读的老师。怎么会让几代帝王都对他又恨又怕的呢? 当时的一些贵族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上琅琊王氏权利曾一度到达顶峰,直逼皇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东晋王敦和司马睿互相猜忌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就快来一起看看吧。 司马睿能立国于江南,是因得到了南北门阀大族的支持。琅琊王氏在其中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故而在东晋建立后权势极盛。王导内掌朝政,王敦外握兵权,王氏子弟皆位居要职,以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但也因此引起了司马睿的忌惮。而在同时,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东晋王敦弄权的故事。 王敦起兵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而此时刁协伏诛、刘隗北逃,朝中“奸臣”业已清除。但他却继续拥兵石头城,不但不到台城朝见司马睿,反而纵兵四处劫掠。建康大乱,台城中的官员、卫士尽皆逃散,只剩安东将军刘超与两名侍中随侍在司马睿身侧。司马睿无奈,只得遣使向王敦求和。他命公卿百官到石头城拜见王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