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0

小童大惊,伸手便探向婴孩鼻下,那气息弱得竟是有出无入了。小童急得顾不得自己身量尚未足,抱起婴孩舍了灯笼拔足便向林外白墙黛瓦处踉跄奔去。

身后,惊醒了丛丛海棠。夜风如太息,无人知晓早春的第一朵海棠何时绽放,恰似无人发觉命运的谱线何时张网。

“师傅!师傅!~”声声疾唤伴着廊外慌乱的脚步频传入内,屋内挑灯之人却恍若未闻,专注于手中页椟,眼光未曾移过半厘。待小童破门而入跪于身前约摸一柱香后,方才抬了抬眉,放下典籍,露出一张道骨仙风之面,鹤发童颜,难辨年龄。

“何事慌张?”声似醇酒,涓涓潺潺。

“弟子于屋外林中发现了这小娃娃,恳请师傅救他性命。”小童见那婴孩气息渐弱,感同身受般唇色发青,面上泛起一层揪心之苦。

老神仙手中一串珠,平心静气粒粒捻过,“这却不是什么小娃娃,乃是佛祖座前一瓣莲,误入了因果转世轮盘,接引灯灭,由是,方从光的间隙里错落在我三岛十洲上。其元神本该冥灭,若挽其魂魄……洛霖,你慈悲世间万物,须知万物皆有其自然之法,机缘乃天定,逆之必起孽。”

“师傅,若能留得她一缕元魂,弟子愿担这反噬之果。”小童清水目翦翦,磐石不可转。

老神仙闭眼叹息。

碎瓣流光似折坠,散落万年犹未觉。

万年,女孩儿长成了婷婷少女,小童变作了毓秀少年郎。

江南生梓木,灼灼孕芳华。他唤她——梓芬。

天元八万六千年,三岛十洲玄灵斗姆元君圆寂,遗座下两弟子,大弟子司水,末弟子掌花。水神洛霖君,翩跹惊鸿貌,悯然天下心,六界皆知。花神梓芬,外界有传其天人容颜,然避世清冷,性情寡淡,无人有缘得见。

世上万般故事,无非生、离、死、别。世人诸多牵扯,无非爱、恨、情、仇。

缘何爱?因何恨?

人皆道:最是怕情深缘浅、有缘无份。

殊不知,情浅缘深、纠缠折磨方为魔魇。

天元十一万八千四百年,天界太子一日梦入太虚境,见缥缈莲池畔,一女子行路杳香,步摇生花,回眸一瞬,天地失色,惊为天人,遂陡生爱慕之情谊,誓言上天入地定要觅得此女。

一日天界太子偶入俗世凡尘中,正是二十四节气立春时分,途经一方小园,闻有丝竹悠然传来,虽是春寒料峭时,然此园中百花已有复苏之意,当下生出些兴致,停步入园。

园中桃树下,三两乐人丝竹伴奏,一生一旦两个伶人水袖翻飞,唱腔气无烟火,泼泼洒洒得满园春情荡漾,正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然,纵是桃艳曲绵,也比不过这戏园一隅里默默伫立的一个袅袅身姿,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下凡布花的花神梓芬,为那戏文所引,停下脚步在此仔细聆听。

小生唱道:“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小姐,你既淹通诗书,何不作诗一首以赏此柳枝乎?”

花旦菱花半掩面:“那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

一生一旦眼光胶着缠绵。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太子乍见梦中人,喜悲交加,喜的是佳人乃非子虚乌有,且是神仙一族,悲的是佳人竟是六界素传的冷清寡欢之花神,若想摘得芳心,恐是不易。

戏园中昆曲缱绻,唱词涟涟仍在续,一众唱戏的凡人却不知晓一段呖呖莺歌声竟成全了一樁神仙的缱绻姻缘。

第二日,天界设席宴诸仙,天上地下所有神仙均被邀在列,花神自然也不例外。

席间,竟搭了戏台子,仿那凡人唱起了戏,众神甚觉新奇,均停了交谈阔论,屏神聆听。音起曲开,台下花神略觉些许耳熟,细细一品,竟是昨日在凡间听到的曲子,不免有些好奇,抬头一看,正对上台上人一双吊梢含情目。

正是彩衣娱佳人,天界太子见花神